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式公布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名单,武汉晴川学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一同成功入选,成为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少数获此资质的院校之一。这一成果标志着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在AI人才培养领域与国家级产业需求对接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打造的核心实训载体,平台整合了全国工信领域头部企业的真实项目资源、海量行业数据集及高性能算力支持,旨在通过“政企校协同”模式,破解当前高校AI实训过程中“缺资源、离产业、少场景”的痛点。武汉晴川学院此次入选首批应用院校,意味着晴川学子将优先接入这一国家级实训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率先接触到企业真实业务场景,提前积累行业实践经验,为未来就业创业筑牢产业适配能力。
本次成功入选,离不开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长期以来在“赛教融合、产教融合”领域的深耕细作。多年来,该院始终以“培养应用型AI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起双轮驱动的育人体系,为承接国家级实训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院与中软国际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1个产业学院和20余个实习基地,将企业技术标准与岗位需求直接融入教学环节;同时获批9项“1+X”证书制度试点,实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融通,助力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在实训硬件建设上,学院建成2560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12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先进的AI训练服务器与开发工具,可同时满足400余名学生开展沉浸式实训,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计算机学院“产教赛一体”的育人成效还体现在亮眼的竞赛成绩上,这也成为其育人质量获得全国认可的重要佐证。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发布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竞赛排名中,该院连续三年实现跨越式提升:2023年位列全国第262名,在同类高校中排名全国第18、湖北第1;2024年跃升至C +档,进入全国Top24%;2025年再进一步,升至B -档,全国排名第250名(Top21%),并蝉联同类高校全国第12、湖北第1,实现湖北同类高校“三连冠”。据统计,近4年来,学院学子累计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247项(263人次)、省级以上奖项940项(1082人次),竞赛成绩稳居湖北省同类高校首位,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鲜活名片”。
此次获批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试点后,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将以该平台为纽带,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学院计划依托平台整合算力资源、行业数据集及企业案例库,构建“课-训-赛-岗”一体化AI实训体系;同时引入工信领域头部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双师型”课程模块,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此外,学院还将利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建立师生数字化能力成长档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输出的AI技术人才能够精准匹配区域产业需求。

未来,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持续探索AI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北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