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湖北黄冈人,武汉晴川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先后从事电气盘柜制作、环保设备安装和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工作。现任职于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先后参与国内外多项大型攻坚项目。在国际工程公司,周安曾多次前往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参与跨国项目。

深夜的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山区,周安打着手电筒核对冲击式机组接线图。40℃的高温下,汗水早已浸透工装。这是周安参与的第二个国际水电站项目。从武汉晴川学院的课堂,到斯里兰卡的发电机组调试现场,再到巴基斯坦的深山工地,周安用近十年走出了一条“技术破壁”之路。
技术基因:在火花中淬炼真功夫
2017年的夏天,刚从母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的周安,进入一家自动化设备公司,从事电气专业的工作。
“每天蹲在地上组装电柜八小时,螺丝刀磨破手套是常事。”回忆起初入行的那段时光,周安的言语中透着对磨砺的感激。正是这份看似枯燥的工作,让他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完美衔接。在电火花闪烁的车间里,他熟练掌握了电气自动化元器件的选型要点、CAD图纸设计的规则、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技巧,并锻炼了电柜装配的动手能力。
随后在环保设备公司的技术管理岗位上,他开始在现场指导工人按图施工,处理设备电气故障和PLC程序的灌入。这段经历让他的电气应用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也为后续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周安加入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他就参与了水电厂的全面检修工作,负责四台机组C修、一台机组A修及主变公用电气设备检修的全部资料汇编。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后来将每份文件梳理得井井有条,并在工程结束时及时完成资料移交,这一过程让他系统掌握了水电厂检修的全流程。
“那段时间,我白天跟着现场师傅学习电力生产过程,晚上研读专业法规、条例和规程规范。”周安说,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积累,让他的电气专业知识得到全面巩固。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赣州八境湖水电站。周安所在项目部在机组检修时,发现八境湖水电站发导瓦温度持续异常飙升,多次调试未果。“温度降不下来,机组就要停摆!”连续三天蹲守机组,他最终发现冷却水回路设计缺陷,可通过加装动态流量阀彻底解决问题。这一发现不仅为业主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研究,周安不断实践研究,他编写的QC成果荣获两项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奖项。
远征南洋:高温下的中国标准
2021年,周安迎来了一个国际项目——斯里兰卡新建水电站的调试工作。在这个热带岛国,他完成了全厂(包括中控室、开关站、机旁柜)所有二次侧电缆的对点检查工作,然后跟同事一起对各个设备进行送电调试。
湿热的气候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在密布电缆的厂房内,周安和团队连续奋战90天。面对当地设备标号混乱的困境,需要人工核对8000多根二次电缆。凭借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周安将电缆按功能分级标记,这使得工作效率提升三倍。
就在送电前夜,突发继电器击穿的紧急情况。周安当即拆解备用设备零件进行替换,跪在水泥地上连续操作三小时,最终保障了电站如期并网。“最后,在所有厂家的配合下完成了联动调试,直至并网投入商业运行。”回忆起那个紧张夜晚,周安依然记忆犹新。

一整套调试流程下来,周安对发电系统各个环节都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在实践中,他的专业技术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学会了排查和处理电气故障以及掌握各种试验方法,同时也了解到电气高、低压设备的先进技术,知晓了水利电气技术发展动向等专业知识。同时,这段经历让他练就硬功夫:仅凭设备异响就能锁定故障点,设计的PLC控制程序将设备启动速度提升15%。
专业攻坚:国际国内耕耘不辍
从斯里兰卡回国后,周安立即投身仙桃市张沟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项目工程部负责人,他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队一起复核工程量,做好现场电气设备及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提供施工所需要的电气设备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
随后,他独自带队完成了居龙潭弧门防腐工程。在项目中,他创新实施每日安全防疫活动,积极落实班前班后会制度,高效推动项目进程,最终圆满完成验收和款项支付。
之后,周安又辗转四川、江西、湖南各地开展检修项目。在新政电站和沙溪电站,他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公司形象;在抱子石水电厂,他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业主需求,收获项目表扬信;在湘祁水电站,他坚守至春节前才完成任务,展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公司和业主一致的认可。

2024年,周安随项目组进入巴基斯坦,开展JAGGRANⅡ水电站冲击式机组安装工程。这个位于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尔地区的项目,包括安装四台12MW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8MW,建成后将解决穆扎法拉巴德地区120万人的用电需求。
在这里,周安所在国际工程公司负责所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试验、调试及试运行全过程。他们不仅要完成技术任务,还要带领巴方工人执行各项工作。“巴方工人非常好学,对我们的指导表示感激,每天都带着笑容投入到工作中。”周安说,这种跨文化合作让他深感自豪。

然而,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今年端午节,项目迎来桥机通电调试的关键节点,但由于签证手续复杂,厂家人员无法及时到场。公司一直缺乏自控专业人员,而周安恰好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并有设备厂家三年工作经验。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与桥机厂家的对接任务。
当晚,他研读了200页PLC相关手册,第二天又熟读厂家发来的150页变频器手册。通过给PLC灌入新程序、设置变频器参数,他成功解决了主钩不能升降的难题,确保了主钩穿钢丝绳的关键节点没有延误。
巴基斯坦副总理伊沙克·达尔曾亲临JAGGRANⅡ工地,对项目工程师们致以亲切慰问。“没想到我所学的知识,有一天也能在异国施展,”周安感慨道,“这让我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从初出茅庐的电气助理,到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再到执掌跨国工程的现场指挥官,周安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专业进阶之路。他的身影,从国内车间复杂精密的电气盘柜旁,到海外项目高温轰鸣的发电机组前;他的匠心,在每一次精准无误的接线调试中闪耀,在每一个攻坚克难的深夜黎明里凝聚。
这位电气人、晴川人,将“大国工匠”的严谨与执着融入每一个项目细节,把中国电气人的智慧与担当,深深烙印在服务全球能源建设的征途上。周安的跨越,不仅是个人的职业飞跃,更是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情怀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动书写。